上海:保障城市运力 青年突击队变身蔬果分拣“小分队”******url:https://m.gmw.cn/2022-12/27/content_1303236623.htm,id:1303236623
12月27日,在上海市徐汇区的美团买菜前置仓,青年突击队队员将商品按照分类要求进行装袋打包。
受寒潮和疫情双重影响,上海部分网络平台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力减弱、订单配送压力较大等情况。为帮助缓解当前运力不足的问题,更好地服务社会大众,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发起开展上海共青团助力外卖配送专项行动,发动全市团员青年、市区两级青联委员等团属骨干力量,组建上海共青团“青小运”青年突击队,就近加入运力保障,参与站内分拣工作。据了解,目前已有200多名志愿者参与报名,项目自12月26日试运行起,将持续至整体运力恢复。
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
12月27日,在上海市徐汇区的美团买菜前置仓,青年突击队队员根据设备提示,找到对应的库位,扫码确认。
受寒潮和疫情双重影响,上海部分网络平台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力减弱、订单配送压力较大等情况。为帮助缓解当前运力不足的问题,更好地服务社会大众,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发起开展上海共青团助力外卖配送专项行动,发动全市团员青年、市区两级青联委员等团属骨干力量,组建上海共青团“青小运”青年突击队,就近加入运力保障,参与站内分拣工作。据了解,目前已有200多名志愿者参与报名,项目自12月26日试运行起,将持续至整体运力恢复。
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
12月27日,在上海市徐汇区的美团买菜前置仓,青年突击队队员扫码商品条形码,确定商品是否匹配。
受寒潮和疫情双重影响,上海部分网络平台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力减弱、订单配送压力较大等情况。为帮助缓解当前运力不足的问题,更好地服务社会大众,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发起开展上海共青团助力外卖配送专项行动,发动全市团员青年、市区两级青联委员等团属骨干力量,组建上海共青团“青小运”青年突击队,就近加入运力保障,参与站内分拣工作。据了解,目前已有200多名志愿者参与报名,项目自12月26日试运行起,将持续至整体运力恢复。
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
12月27日,在上海市徐汇区的美团买菜前置仓,青年突击队队员进行分拣工作。
受寒潮和疫情双重影响,上海部分网络平台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力减弱、订单配送压力较大等情况。为帮助缓解当前运力不足的问题,更好地服务社会大众,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发起开展上海共青团助力外卖配送专项行动,发动全市团员青年、市区两级青联委员等团属骨干力量,组建上海共青团“青小运”青年突击队,就近加入运力保障,参与站内分拣工作。据了解,目前已有200多名志愿者参与报名,项目自12月26日试运行起,将持续至整体运力恢复。
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
12月27日,在上海市徐汇区的美团买菜前置仓,青年突击队队员在分拣完成后核对商品清单。
受寒潮和疫情双重影响,上海部分网络平台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力减弱、订单配送压力较大等情况。为帮助缓解当前运力不足的问题,更好地服务社会大众,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发起开展上海共青团助力外卖配送专项行动,发动全市团员青年、市区两级青联委员等团属骨干力量,组建上海共青团“青小运”青年突击队,就近加入运力保障,参与站内分拣工作。据了解,目前已有200多名志愿者参与报名,项目自12月26日试运行起,将持续至整体运力恢复。
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
中国气象局:气象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97.67%******
中新网1月9日电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宋善允9日介绍,中国气象局在101个大城市开展内涝气象风险监测预警业务。建成汇集了17个部门82类预警信息的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和终端服务矩阵,可在3至8分钟内到达应急责任人。面向150万快递小哥、200万卡车司机提供定制化预警信息。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97.67%。
中国气象局9日召开新闻发布会,发布《2021年中国温室气体公报》、2022年12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、2023年1月气候趋势预测气象服务提示、2022年国内国际十大天气气候事件、2022年全国天气气候盘点等相关内容,并回答记者提问。
会上,宋善允介绍,3年来,中国气象局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,努力构建科技领先、监测精密、预报精准、服务精细、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,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。
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,保障生命安全更加有力。深入开展“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”实践活动,成功预报有效应对近年来历次超强台风、特大暴雨洪水、低温雨雪冰冻、极端高温干旱等灾害性天气,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比例下降至0.29%。不断健全“党委领导、政府主导、部门联动、社会参与”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,推动各地建立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,探索极端天气下“停工、停课、停业、停产、停运”机制和预警叫应机制。在101个大城市开展内涝气象风险监测预警业务。建成汇集了17个部门82类预警信息的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和终端服务矩阵,可在3至8分钟内到达应急责任人。面向150万快递小哥、200万卡车司机提供定制化预警信息。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97.67%。
主动融入赋能,气象保障“国之大者”和生产发展成效更加凸显。2022年,全年粮食单产、总产预报准确率达99.9%,创近五年新高。联合农业农村部发布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,减灾增收30亿斤粮食。联合公安、交通部门推进108条恶劣天气高影响路段交通气象预警工作,督办路段全年交通事故同比下降43.6%,道路封闭次数降低57%,提升经济效益约24亿元。
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气象改善民生福祉更有温度。气象服务公众覆盖率达99%,气象影视服务覆盖人群超10亿,气象科学知识普及率达80.2%,公众满意度达93分,群众气象服务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明显增强。
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,气象支撑生态文明建设作用更加显著。2022年全国人工影响天气累计增加降水约398亿吨,人工防雹作业保护面积约65万平方公里,减少经济损失约141亿元。
坚持胸怀天下,气象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彰显。将“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”和“监测精密、预报精准、服务精细、生命安全、生产发展、生活富裕、生态良好”写入世界气象组织《未来的国家气象水文部门》白皮书,将“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”理念纳入台风委员会2022—2026年战略计划,中国方案走向全球。